他曾是贪玩的辍学少年,如今成了西安解放门街道辖区小有名气的包子铺老板。
少年:放弃初中学业走进技校
侯沈涛,1990年出生,是渭南市白水县水苏村人。1997年,侯沈涛成为水苏村小学的学生。
侯沈涛说,他小学时的成绩不错,尤其数学成绩很好,但他始终没想过学习是为了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未来的职业、志向。比起学习,他更喜欢和伙伴们聊天、玩耍。“扇包子”、摸鱼、挖螃蟹、捉知了……
2003年,侯沈涛小学毕业,成绩不错的他考入了尧禾镇初中。尧禾镇初中离他家5公里左右,每学年300余元,学校有上千名学生。因为离家远,父母在学校附近以每学期70元的价格租了张架子床,他与十余名学生合住。每周五放学回家,周末再背一包馒头去学校,这些馒头是他一周主要的伙食。
初入初中时,他的成绩在年级算中上游,但他上课就困,下课却精神头很大,所以成绩直线下降。2006年,16岁的侯沈涛在上完初三上半学期后退学。同年,父亲将他送至西安一所技校学习汽修。
青年:工资由290元涨到五六千元
2007年,侯沈涛从技校毕业,经同学介绍在西安市西二环的一家汽修厂做了学徒工,每月工资290元,管住不管吃。他每天中午花3元吃碗面,下午花1.5元吃份凉皮。那段日子,他的汽修技术也在不断精进,也攒了一些钱。2008年初,他的工资涨到了400余元,之后超过了1600元。
在侯沈涛看来,师傅做了几十年的老技工,虽然每月三四千元,但要养活一家老少,也很紧张;而自己1600余元的工资,只有他一人消费,怎么都花不完。很快,他和同事迷上了网吧,时不时就去打通宵,然后第二天接着工作。侯沈涛说,那段日子,他仿佛不知疲倦,攒的钱基本都用于上网了。
2009年,汽修厂前任厂长找到侯沈涛,称他在榆林有朋友开了汽修厂,缺工人,问他是否愿意去。工资待遇虽没有提高,但侯沈涛觉得自己从小除了白水县、西安市外,其余城市均未踏足,便决定出去闯一闯。
2012年,随着侯沈涛汽修技术的提升,他的工资已涨到每月五六千元。那一年,他22岁。
放弃:为家庭放弃汽修事业
在侯沈涛工作的榆林某汽修厂东面,有一家加油站。1991年出生的榆林姑娘高海霞,是加油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汽修厂和加油站位置相邻,两家单位的员工常常联谊。2009年至2010年,侯沈涛与高海霞相识,感情也迅速升温。9月底,他独自送高海霞回宿舍,一路上,他们谁都没有开口,在快到高海霞宿舍时,他牵住了她的手。他们在一起了。
2011年,高海霞告诉侯沈涛自己怀孕了,侯沈涛说“咱们结婚吧”。很快,侯沈涛的父母为他准备了11000元彩礼,高海霞的父母为图吉利,收下了6600元,并为二人准备了被子、衣服等。侯沈涛觉得没有房、车,委屈了高海霞,但她说,“别急,咱们努力,一切都会有的。”12月,二人在水苏村举行了婚礼,30桌宾客为他们送上了新婚的祝福。
2012年5月,他们有了一个女儿。高海霞在水苏村带孩子;侯沈涛在榆林汽修厂工作。那是他们在一起后,第一次长时间地分开。2013年初,高海霞说,“回来吧,为了家里和孩子。”他同意了。
“白水有两样特色东西比较知名,一个是苹果,另一个是包子。”侯沈涛说,父亲从西安的亲戚处了解到,西安人很爱吃白水包子,于是决定找人教他做“白水包子”。2013年8月,他从榆林的汽修厂辞职,8月底,他在西安解放门街道附近,开了一家“白水包子铺”。
转行:从每天卖十多笼包子到卖上百笼
2013年8月底,侯沈涛的内心忐忑不安,因为他从未做过包子,如今却在西安开了一家包子铺。店铺租金每月3000元,他的父亲按5000元每月的标准,帮他找了名老师傅教学,他和高海霞都不知道,开店是否能包住开销。
按照老师傅的教授,侯沈涛和高海霞每天凌晨3时开始准备,5时30分左右开始营业,直到11时许歇业。下午向老师傅请教,一直学习到晚上11时左右,第二天凌晨3时又重新开始准备新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