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未知,非确定性的“无常”。
已知,更确定性的“因果”。
什么是商业?
商业,就是将从未知中探索出的已知进行规模化放大的过程。
这时候往往会有人反对,说自己只是希望做一件可传承的事情。
并不需要开多少家店,也不需要在商业上获得多么大的规模效应,开成个百年老店也挺不错。
其实,可传承,也离不开技术等环节的复制。
不管是规模化的复制或是可传承的复制,都需要建立“可拆解、可量化、可逆向组装的闭环”。
在大自然里,物种亦都是通过自身的最大化繁衍(可规模化)来实现传承的。
可规模化和可传承,都可以看成是同一件事情。
商业,本身就是一种更高效的传承方式。
商业,也是一门说学逗唱知行合一的应用科学。
商业的价值,会无限接近于社会价值。
因此,商业,也是最深刻的修行。
价值
商业的本质,是价值驱动。
解决需求,才是价值,才是价值原点。
解决从“没有”到“有”的需求,之后是解决“更高品质、更多选择、更高价值或更低价格”的需求。
凡不是民心所向的,必将不可持续;
凡是能穿越时间的,必有价值内核。
凡是以赚钱为原点的,必会时不时进入瓶颈难以走远;
凡是以价值为原点的,才会有源源不断持续的生命力。
没有价值,没有商业。
或者说:
所有的战略,都是价值战略。
价值,就是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得以存在的意义所在。
菜不好吃、价格还高、也没什么服务,随便开个店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翻片儿了。
供不应求的上半场告一段落,进入供大于求的下半场。
供大于求的下半场,消费者虽然掌握了选择权,但是选择的复杂度和决策的成本更高了。
赶时间填下肚子的,看到前后左右200米有几十家可以选的快餐,而自己一共只有30分钟哪有时间一家一家看过去;
为招待刚退伍的前战友列了十多家备选餐厅的清单,发给战友对方回复一句随便、然后又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跟好友聚会涮了好几回火锅、也撸了好几回串儿,终于有人提议咱下回能不能不吃火锅不撸串儿啊?可现在餐厅别说8人桌连5个人都很难坐一块儿哇;
健身人士回到家打开手机有12家健身餐在30分钟能够送到,可我就点个外卖给我那么多选择怎么选呐...
情侣们仍然需要那些私密性更高、适合两人用餐、设计装潢浪漫、背景音乐温馨、产品有情调、上菜别太快、服务别打扰的餐厅;
带着孩子的父母,急切地需要在家附近能有多一些让孩子放心吃的餐厅;
糖尿病患者不想每次去餐厅,点餐后还得追到厨房多提醒一下千万千万不要加糖...
即使在行业一片哀鸿的今天,仍然有那么多的细分客群的场景需求未被有效满足。
这里面的很多消费者,都愿意为自己的需求额外付费,但是现在只能被动地委屈地将就着。
“当一个需求被满足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需求。”
---- 马斯洛
世界是被永不满足的人性,永不停止的需求所驱动的。
企业的成功,无非是靠外因和内因。
外因,就是市场提供了价值驱动型企业生存发展的时间空间的机会。
内因,就是创始人及团队能迅速捕捉到这机会还能跑赢其他的选手。
“有机会”是前提,“接得住”是资源和方法。
人,创始人以及团队,就是将非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捕捉并规模化放大的最关键的因素。
刷新
解决需求,才是价值。
产品和服务,都只是价值的载体,而不是价值本身。
价值的载体则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不断地迁移或者被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所替代。
提供美妙的音乐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