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被O2O忽悠的那些事儿

admin 2021-09-06 17:54 行业动态
资讯中心 职业餐饮网 2014年03月25日

以下为某餐饮人的自诉。

我是一个餐饮人,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已15年有余,从服务员,店长,运营,策划,营销,直到自己创业,目前也算小有成就。印象最深刻的是互联网圈,感觉纷纷扰扰,很容易让人雾里看花。下面我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优惠券的天花板

我正式接触互联网大约在2006年。那个时候,大众点评出现了优惠券业务,这也许就是最初期的餐饮互联网营销。

当时我在一家连锁店做运营,点评的业务员找到了我。我觉得这个比较新颖,于是很快签了合同开始尝试。头两年,通过下载优惠券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客人。

从2009年开始,效果不断减退,看上去浏览量很大,实际到店使用率低得可怜。大众点评优惠券其实就是一个广告平台,只在意点击量,不为效果负责。最后算起来带来一个客人,平均广告成本,再加上我为了拉客人付出的优惠成本,平均每人200元左右。我们这个店正常吃一顿饭是人均五六十,这拉一个新客人付出200元的成本显然是不值的。而且,我们在外地的分店,点评的效果更小,因为点评在很多二三线地区几乎不怎么经营分站。

同时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顾客来这吃饭,先是问“服务员,你们这里有什么优惠吗?”“噢,先生,我们有,您可以去大众点评上去下载优惠券,当餐可以减30。”服了,这到手的30元钱就这么丢了。不过服务员要是缄口不言,等到顾客发现后,定会说这个餐厅不地道。这次当餐减了30,顾客获得了优惠,下次用餐你要是不减少30,人家说不定都不来。顾客就是这样被“惯坏”的!

丁丁优惠也找我聊过,这厂商更狠,让每个商家在门店摆放他们的终端验证,他说,这样可以按效果付费。好吧,服务员基本上没有这个意识拿这个工具去玩。你今天给我放个终端,明天点评再来给我放一个,这前台就成了厂商设备展示台。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靠谱,就没有继续往下谈。

那段时间,优惠券也特别多,地铁、商场里到处可见维络城,一群年轻人围在那里下券。其实当时我与维络城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不过当智能手机大幅度普及时,这种纸制优惠券渐渐销声匿迹,当时跟我联系的那维络城的业务员现在也已换了新工作,他说这业务部现在已经快解散了。

当时好多创业团队觉得优惠券这个门槛低,架个网站,拉几个商户集合一下就成了,殊不知,根本找不到利润点。其实优惠券一般情况下力度并不大,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出消费者强大的消费欲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的到店率,提高餐厅的营收。欲想做更大程度的营销必须考虑新的方式。

团购“非常态”

到了在2009年底,又出现了“团购”这个新名词,这东西据说可以带来大量到店客人,对短期提升收入冲个业绩还是有作用的。再加上同行的餐饮企业有在进行团购业务,说“能提高每日流水”,我们也欲尝试。

团购开始了,大量人群涌进来了,让我们始料未及。开始确实一团红火啊,来的顾客都说,这有了团购,真是物美价廉啊。这年头人越来越精,找餐厅上网查哪个有团购上哪家,或者坐在餐厅里看有没有团购,便宜不占白不占。价格越来越便宜,期望值却越来越高,团购来的顾客都虎视眈眈的,唯恐我们对他们的服务有别。

而且随着新店的不断涌现,团购现在也越来越不灵了,过去五折团购卖个2000份,现在也就几百份,而且大部分是团购过的。互联网经济,就是比便宜,比狠,顾客巴不得你一折两折来玩,不要钱免费吃才好。

团购让餐厅在短期内涌进大批价格敏感型顾客,老顾客往往享受不到团购的优惠,让这些追随在商家身后的老顾客深受刺激,甚至会转投其他餐厅,或者也从一个忠诚顾客变成了价格敏感者,并且对品牌的本身价值有了质疑。

曾经的千团大战,现在剩下的寥寥无几。倒闭的倒闭,合并的合并。团购这个东西太伤利润了,本来现在做餐饮利润就薄,一个个的团购网站还为了拉流量尽可能的让你给更低的折扣,说“不低折扣就拉不来顾客”——有本事你九折能拉来这么多顾客你才真牛!

说句实话,团购对餐饮来说,就是赔本赚吆喝而已,根本不赚钱。它就是个短期促销,作为常态营销活动根本不现实,伤不起。顾客多了,但是顾客越多越赔钱。我们做着做着发现扛不住了,就停了。

理性选择“会员营销”

上一篇: 餐馆装排气孔引居民担忧阻拦
下一篇: 味千拉面去年逆势 净利涨七成多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879277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