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中国意境菜定位,标签。据味觉大师采访了大董先生的资料。从中了解一些大董先生的一些事家,并且分享给一些餐饮朋友,与大家共勉,按大董自己的意思说2016悲与喜。畅谈一下他人生55岁时的真诚感悟、解读美食的光荣与快乐,分析厨师的奥义与本分和大董全新的2017,同时深度了解一下大董第一家海外店的艰辛与困惑,以及大董对素食时代的期待与把握。2017年的开始,大董师傅讲的不仅是菜,更多的是人应该为何而生。我们更多的来听听大董先生怎么讲:
2017深度了解一下中国意境菜的大董:
1|大董,你干嘛呢?活在别人眼里的大董!
一开始我认为16年是很顺利的一年,因为中国人都以为一六是个吉利的数字。但是2016年我遇到了很多的不如意。恰恰是这些不如意,让我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每天要拼命地加班呢?加班就能挣钱吗?有钱就能快乐吗?
有很多钱未必会快乐。
年末,我去看一个老朋友,在延庆。我觉得他太幸福了。住着两居室,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有了外孙子。现在他的生活就是天伦之乐。
他总问我,大董,你干嘛呢?!
我成天顾及着我的儿子、我的徒弟们;
我顾及我的企业要怎么做大;
我顾及资本打算怎么吃了你;
徒弟们跟了我这么多年,我得给他们留产业;
大董每年有品鉴会,我出去玩还得找灵感出新菜;
我得顾及小大董的出品;大董鸭怎么工厂化;
我还管着名厨委每回开会,他们是不是都来了;
就连发个朋友圈起个什么标题,我都冥思苦想,要别出新裁;
别人约我,我不可以迟到;就连上个厕所都得被人催,恨不得一天24小时连一分钟都不归我。
……
大董啊,你干嘛呢?!
在当下的环境下,何尝是大董呢,我们有哪一位不都是有所同感,试问一下自己,为了一切虚渺的表面现像,也应沉淀一下自己。
2|大董,我就是个普通人,不能这么自以为是
以往,大董给人伟达的印象是很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 忧国忧民,把中国餐饮的振兴和国际化当成自己的责任。当然别人也希望我这样,但是这些责任太大了。对我来说有点勉强,我就是个普通人。不能这么自以为是。
吃饭这事儿,和振兴是没关系的。吃饭也不需要用振兴来表态。
起作用的不是你个人的影响力,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
我现在能不能喊一嗓子:振兴高端消费啊?!
能不能实现高端消费,是市场去决定的事情。
川菜为什么能够流行,粤菜为什么占比缩小?因为市场不需要。
川菜的价格更亲民,符合市场的消费水准。麻辣刺激更符合人的需求。更符合时代的消费心理。
子然深感佩服有担当有承担的人物,回归,自己还是做好自己本份的事,大事要有大势,再大的势也是一脚一步走过来的,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回归自己,把自己那一份事做好起来,整个势也自然就有了,因已本身一样在为社会为国家做好努力。
好一个“悠然见南山”一下让人听起所境,闻声所思。问君思多少?
3|大董,做厨师第一要意是你的美食要让人快乐
大董解放不了全人类,大董一个人没法振兴行业,这个逻辑是不对的。
所以我突然体悟到,大董是个厨师,也是个普通人。
作为厨师、作为人,最大的追求应该是快乐。
2016年我最真挚的感悟就是做厨师的第一要义,是你的美食要让人快乐。 而不是把意境菜当一门课,让别的厨师正襟危坐地去坐着学习。
大董接下来的奥义是不管一桌菜还是一道菜,都要让吃饭的人感觉到快乐。
什么是一道快乐的菜呢?好吃,愉悦、放松。
好的环境配合好的美食,让人融入景,让人静下来,轻轻感受着美食,听场闻道,真正享受.....
4|大董,2016第一个答疑:米其林一星
这个事儿,我是第一次在媒体面前去谈。消息出来以后,我们团队统一了对外的说法:挺高兴的,大董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说实话,内心有受辱感,大董只拿了一星,虽然是两家。
我个人的遗憾是他们对大董的招牌菜、对中餐还是不够理解。
我们自己知道软肋在哪儿。大董是做市场的企业,要为大众市场服务。
上海的两家店,一家在写字楼里,一家在商场里。每天排队、熙熙攘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