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麦当劳,深入海外市场,这家拥有4500家店的菲律宾餐饮巨头,最近却“示弱”了?
01
最大一笔收购,70%的收购款都还了债
7月24日,菲律宾快餐连锁店巨头快乐蜂(Jollibee)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咖啡品牌香啡缤(The Coffee Bean & Tea Leaf) 80%股份。
这也是快乐蜂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收购,然而这笔收购却并不被外界所看好。
菲律宾证券行AP证券分析师Rachelle Cruz表示:“这项收购是否能提高集团的每股盈利,市场抱有怀疑,这项收购在未来两三年可能会导致每股盈利下滑。”
此次收购香啡缤,快乐蜂除了以1亿美元收购香啡缤80%股份外,还需花费2.5亿美元偿还其部分债务。
消息出炉后,快乐蜂股价一度下跌8%,是2016年至今为止最大跌幅。
快乐蜂目前在菲律宾本土拥有1150家分店,在海外15个地区拥有234家分店。
是菲律宾最大的餐饮集团,全球第24大快餐连锁店(根据分店数排名,且排名包括咖啡连锁店)。
近三年来,快乐蜂频频收购海外品牌,扩张海外市场,包括美国的Smashburger、Rick Bayless,中国的永和大王、春水堂、宏状元都已属快乐蜂旗下。
快乐蜂一季度财报显示,快乐蜂总计拥有快乐蜂、超群、格林威治、红丝带等4543家门店。
▲快乐蜂旗下餐饮品牌
快乐蜂作为一家菲律宾本土企业,如何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做成当地最大的跨国餐饮集团?
这或许还要从1975年的两家冰激凌店说起。
02
从0到1:快乐蜂更懂本地人味蕾
快乐蜂创始人陈觉中,祖籍福建晋江。
1975年,他决定向父亲借20万比索(约3万人民币),在菲律宾Cubao和Quiapo开设2家Magnolia冰激凌店,这也是华人跨国食品公司快乐蜂的崛起。
1978年,菲律宾遇到经济萧条,陈觉中发现,相比于冰激凌,人们更喜欢购买汉堡、三明治和鸡肉这类更符合“刚需”的高热量食物。
他决定将产品重心转移到汉堡和鸡肉上,快乐蜂从而成功转型为快餐品牌。
开始做炸鸡和汉堡的快乐蜂,将西式快餐巨头麦当劳作为竞争对手。
上世纪80年代,麦当劳也开始了自己的海外扩张。
出人意料的是,麦当劳打入菲律宾市场时,本土品牌快乐蜂仍不落下风,守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快乐蜂创始人陈觉中一家(右二为陈觉中本人)
快乐蜂的制胜策略何在?口味或是关键因素。
作为本土企业,快乐蜂一个天然优势就是比洋巨头更熟悉本国人的味蕾。
菲律宾人口味偏甜,于是快乐蜂因地制宜,推出了更甜的面条、菲律宾米粉、蜜制牛排饭和各式各样的芒果制品等。
而在价格方面,快乐蜂在与麦当劳餐品定位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更便宜,所以麦当劳在口味和价格上都并不占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快乐蜂已有400多家连锁店,而麦当劳在菲律宾仅有200多家。
对于媒体提出快乐蜂在菲律宾打败麦当劳的说法,陈觉中表示,“不是打败了麦当劳,而是从没有被它战胜过,”这在全球市场均属少见。
1993年,快乐蜂在菲律宾上市,前三个月股价上涨135%。
03
从1到100:快乐蜂的国际化扩张之路
上市之后,已经在菲律宾站稳脚的快乐蜂开始窥探海外市场,从而寻找更大的营收增长点。
在陈觉中看来, 扩大海外业务,对快乐蜂的继续成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