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知名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 Mintel )发布的《早餐-中国2016 》报告预测,中国消费者早餐食品总消费将从 2015 年的 1.334 万亿元增至 2021 年的 1.948 万亿元,在外食用早餐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 8400 亿元。
早餐品类是国内餐饮市场份额中极其重要的品类,具有高频次消费的特点。尽管这块蛋糕非常大,但是想要做好却并不容易。
早餐为何没出现称霸品牌?
早餐市场作为餐饮市场一个值得深挖的大金矿,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尤为可观。根据英敏特的数据预测,2016 - 2021 年国内早餐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4%。
如此庞大的市场基础和增长速度,使得早餐逐渐成为餐饮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然而,这样巨大市场,国内却迟迟未出现航母般的连锁品牌。
参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早餐客单价较低
相对于午餐和晚餐,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愿意花费过高的价格购买早餐。此外,国内消费者选择的早餐产品多为包子、油条、豆浆等客单价较低的产品。一般而言,早餐的人均价格很难到达十元。因此,麦当劳在国内推出的早餐套装,以6元作为消费底线。
2、时效性要求高
在消费者的传统观念中,早餐的食用时间为早上6:00至10:00。而在上班时间,则销售高峰期一般在9点之前。因此,有限的销售时间,对餐厅的人工效率要求较高。
3、运营成本高
对于餐厅来讲,早餐出品所付出的房租水电、人工、原材料并不少于午晚两餐。因此,只专注于2-3小时销售时间的早餐市场,对于很多餐饮品牌来讲是十分不划算的。大多数的餐饮品牌只会将早餐作为餐厅盈利渠道的补充。
便利店正在干掉餐厅早餐?
有数据显示,在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便利店购买早餐。据了解,在销售状况比较好的门店,早餐占一日销售额大约25%,也是不可小视的!
对此,前台湾全家便利店高管简印章指出:“便利店对早餐型商品的重视程度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因素不断提高,当下已成为兵家必争的重点项目之一。”
与传统餐厅相比,便利店早餐拥有以下几个优势:
1、选址优势
便利店作为高度追求人流密集度的商业模式,其选址大多选择靠近社区和写字楼的区域,占据了上班的必经之路。
2、商品组合较为丰富
便利店的早餐组合较为丰富,一般会提供包子、卤煮、三明治、汉堡等常见的早餐品类。其次,消费者可以在便利店顺便购买饮料、香烟、口香糖、槟榔、纸巾等产品,极大方便消费者早晨购物的需求。
3、服务效率快
便利店高效的服务效率,可以有效为消费者节省时间。
4、供应链完善
目前,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普遍为连锁品牌,完善的供应链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供应。
餐厅该不该做早餐?
在大多数餐厅看来,是否要开发早餐产品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而针对这个问题,知名互联网外卖品牌kao铺的创始人吕强则认为,早餐是餐厅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吕强表示,餐饮品牌特别是连锁餐饮品牌,想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就必须要让消费者在一日三餐都能够想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