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餐饮业最大的考验不仅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更是事发之后的应对之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总有一些餐企在应对时一脸茫然,把小事情搞成大事件。
来看看,面对在美国被曝出的“冰激淋机”事件,“老司机”麦当劳是如何做品牌危机公关的。
01
|危机事件|
事发美国,通过网络传到中国
▼
时间:北京时间7月26日
地点:美国
事件:下班后,Nick无意间打开冰淇淋制作机后盖,一股腐烂的酸臭扑面而来。随后,他发现,麦当劳机器里存放奶油的凹槽里,附着了一层厚厚的已经发霉了的奶油。
▲美国男子Nick在其Twitter上发照片称,这是麦当劳冰淇淋机上的零件。
7月26日,某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麦当劳里,当地大学生Nick决定应聘麦当劳的后厨帮工。在工作了大概5天以后,经理给他安排了制作冰淇淋的工作。每天下班,都可以得到一个免费的甜筒。
文中称,下班后,Nick无意间打开冰淇淋制作机后盖,一股腐烂的酸臭扑面而来。随后,他发现,麦当劳机器里存放奶油的凹槽里,附着了一层厚厚的已经发霉了的奶油。经理不但表示,夏天冰淇淋生意这么好,没时间清理,还不让Nick清理。第二天,Nick被辞退。
Nick把此事发在推特上,到7月26日,这条推特已经被转发了13000多次,登上了推特热搜。
据传,美国食品安全局(FDA)已经介入调查。
事儿大了!
危机来了!
怎么办?!
02
|应对策略|
▼
时间:7月26日~27日地点:中国危机公关要点
第一:速度。
危机公关如同灭火。因此,中国麦当劳26日连夜发声明。
第二:区别隔离。
来看一条新闻标题:《美国麦当劳冰淇淋机被指发霉中国麦当劳连夜发布声明》
其中,特别强调了“美国麦当劳”VS“中国麦当劳”。
第三:态度。
中国麦当劳官方声明称:餐厅所用冰淇淋机器每天自动加热消毒,所有零部件也会定期清洗,可以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传播力度。
27日上午10时,我截了一张图:
在百度新闻里搜索了“中国麦当劳 ”的新闻标题,统计结果,找到相关新闻约有14500篇。
大多数媒体的信息是2个小时之内发布的。
也就是说,在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中国麦当劳做出快速反应。其后,用大规模的传播力去影响媒体舆论。
就在27号上午,麦当劳又发出一则澄清声明,做了一次冰激凌机清洁滴漏盘的“科普”。
对比麦当劳,我们很多餐饮企业出事情之后,往往就傻了,不知道怎么办了。结果大多数选择了不理睬、不表态、不回应的态度,任由事件持续发酵。
但是,这还不是麦当劳危机公关的真谛。
03
防火墙修建要提前
▼
真谛是什么?
防火墙要修建在“平常”,才能在“非常时期”建立奇功。
比如,中餐在艰难地推行明厨亮灶,而麦当劳、肯德基早就向消费者公开透明了,甚至还会邀请消费者前去参观。
比如,消费者经常会听到麦当劳对食品有保鲜期要求,一旦超过时间,没有坏也要扔掉。
再比如,消费者还会听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