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前不久,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对于不少企业是不小的冲击,我们月明企划也不例外。我们在不断反思,领会通知精神,得出:节庆会展是要体现出其内在价值,传播一种理念和思想,不是过度奢华、浪费资源、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自娱自乐”的产物。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举办各类节庆会展活动,不仅出现过多过滥的趋势,而且还存在着一味追求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奢华浪费、竞相攀比等不良现象,特别是财政出资或摊派资金举办的晚会。这么多年来,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以所谓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由,热衷于搞大型晚会“凑热闹”,意在为各种活动“烘托”气氛,希望以此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推动招商引资。如此良好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人们无法评估,但是,实际操办的结果更多的是地方“自娱自乐”的产物,也让一些财政状况不佳的地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面子”文化的国度里,人们大肆操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与节庆图个啥?还不是为了所谓的“不争馒头争口气”——“面子工程”。大家都知道,有些地方并不富裕,但是,那里的领导仍然还是会想方设法,即使“砸锅卖铁”,乃至借钱或搞摊派也要“做活动”,唯恐落人之后。有的地方置所在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的资金还严重不足的现实于不顾,无论如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花上百万、千万甚至更多钱来举办各种名堂的文艺晚会。
节庆会展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了市场化的有效运作和成功经验。人家搞节庆会展更多的是着眼于实际成效而不是“声张虚势”,重内容远多于形式,讲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非以花大钱,搞大活动为尊、为荣、为上策。
因此我们月明企划清楚的认识到,节庆会展中“节约并非内容简单,节俭并非形式乏味”。在“矛和盾”的形式下,相信我们会突破自我,找到“矛与盾”的契合点,让节庆会展不止满足于眼球,而是刻在心中。